當前,花炮行業最關注的話題不是停產,也不是監管,而是產品漲價的問題。最近,花炮主產區漲聲一片,企業的漲價通知函一張接一張,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不少外地經營公司的老板通過《煙花之家》發信息問我:今年年底的花炮價格到底會漲多少?我一般都回答估計普遍會漲10%左右。
今年的花炮該不該漲價?該!原材料價格特別是紙張的價格大幅上漲,因安全監管造成的管理成本上漲,因長時間停產造成的生產成本上漲,各方因素都逼迫花炮生產企業不得不漲價。漲就漲唄,干嘛弄得驚天動地呢?
昨天,我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有關花炮漲價的話題,有位河北的老板就在下面寫了這樣一條評論:“每次看到這樣的話題,都會有些許的不平。總感覺這是生產廠對長期被部分不良經營公司欺壓的一種情緒上的釋放。這樣很不好,漲價是合理的,但為什么這么浮躁,又這么心虛?更不應該趾高氣揚。作為一個長期待生產商如上賓誠實守信的經銷商,我莫名有些不悅!”
雖然這位老板表達的是不滿,但也客觀地說出“漲價是合理的”,說明經銷商對今年的漲價是理解和接受的,只是對供貨商那種浮躁和“趾高氣揚”的心態表示不悅。同時,這位老板又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一些漲價企業的“心虛”。對此我與這位老板有點同感,我感覺,有些企業對自己的漲價是理直氣壯的,但也有不少企業對自己的漲價是沒有底氣的,生怕自家漲了,別家不漲,結果將客戶白白送給了別人。所以總在左顧右盼,或是虛張聲勢,“漲價”喊得兇卻又不敢行動,只希望鬧得驚天動地之后大家都漲,然后才怯怯地跟著后面漲一些。
這是煙花行業一種極不正常的狀態,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供貨企業沒有自己的品牌,且產品同質化嚴重。如果企業有自己的品牌,產品又有自己的特色,客戶基礎牢固,那么遇到成本上升時,該漲價就漲,與別人何干?問題是大多數企業講不起這句硬話,品牌啊,品牌在哪里?
很多企業長期喊著要建立品牌、要建立品牌!但就是停留在一句口號上,以為多喊幾次,多搞幾次培訓,品牌就建立起來了。建立品牌不僅需要付諸具體的行動,還需要進行長期的積累。我認為,建立品牌這三個要素是一定不能少的:一是要有一個正確清晰的產品定位,并為這個定位配置強有力的企業資源;二是要建立一個與定位相匹配的視覺識別系統;三是要利用一切有利時機長期不懈地對品牌進行曝光。
上述第一、二項屬于系統工程,在這里一句兩句說不清楚,單說說第三項,關于品牌曝光率的問題。大家知道,電影明星都喜歡炒作自己,即使沒有正面新聞,也要鬧出點緋聞來,其目的就是增加自己的曝光率,保持自己的人氣。一個企業品牌也是一樣,需要不斷曝光,一次兩次也許沒有效果,但長期以往就會在人們的腦海里逐漸打上深刻的烙印,這個烙印就是靠無數個“一次兩次”積累而來的。但是很多花炮企業沒有這個長期的眼光,眼睛只盯著眼前利益,品牌建設也希望一蹴而就。
就拿這次花炮節期間將舉辦的“瀏交會”來說吧,借助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花炮節這樣一個平臺進行展示,絕對是一次曝光自己品牌的好機會,這樣的機會真的不多,兩年才有一次,但很多企業就是看不到。有的企業解釋說:“今年不來參展,因為今年我的貨肯定不愁銷路。”這不就是“有一單做一單”的短期行為嗎。如果平常大喊建品牌,遇到機會時又不行動,那只能叫做“葉公好龍”。
所以,我在此建議,有意培養自己品牌的企業,就應該學會從現在做起,積極參加瀏交會的展覽活動,不要舍不得這幾千塊錢。每年花炮節都有那么多國內和國外客戶來參加,有一個瀏交會的展覽擺在這里,他們肯定都會要來轉一下的,做內銷也好,做出口也好,這不就是展示自己和結識新客戶的最好機會嗎?
說到這里,也許有人會笑了:“你講這話,不就是因為你自己在參與組織瀏交會嗎。”是的,我一直在努力推動瀏交會的建立,出于對煙花行業的熱情,我這樣做希望達到的目的有四:一是為煙花行業建立一個信息集中交流的平臺;二是為煙花企業創造一個每年能集中曝光自身品牌的機會;三是為有專業化產品的企業提供一個對接客戶的渠道;四是為瀏陽未來發展煙花總部經濟打下一點基礎。其中所包含的意義,企業老板們可慢慢去體會。
似乎有點扯遠了,回到漲價的話題上來,希望生產企業今年大膽地漲價,理直氣壯地漲價,只要把你漲價的理由跟客戶講清楚,把漲價的幅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我想客戶都會給予理解和配合的。最后提醒生產企業,漲價的同時,不要忘記產品質量,不要價格漲上去了,產品質量掉下來了,明年再來為大量的退貨和質量糾紛而煩惱,繼而失去大量客戶,那可真是得不償失啊。且漲且珍惜!
(作者:劉東輝)